5月7日上午,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副校长、天信教育集团总裁蒋华教授,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国际学院执行院长、天信教育集团执行总经理杨剑楠及教师代表吴雨若一行三人前往贵州师范学院学习考察交流并洽谈合作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邹晓青、潘运,教务处副处长杨智,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韦丹、副院长蔡晶热情接待了蒋华一行。
邹晓青热情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希望两校加强合作交流,互通有无,共同为区域经济和地方建设作出贡献。潘运从学科建设、教师培养及专业能力建设、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网络信息化建设、民族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教、对接需求”,明确了“应用型、师范性、开放性”办学定位,秉承“为人师表”校训,铸就了“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师院精神。
蒋华向贵州师范学院两位校领导简要介绍了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基本情况和本次学习交流的目的,并就相互交流共谋发展,说明了意见和想法。蒋华就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产教共同体建设、国际教育、高端培训、继续教育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做了介绍。蒋华还简要说明了我校及天信教育集团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的战略合作。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借鉴经验,实现并加强跨省区两校之间的校校合作。
在与韦丹、蔡晶的交流中,蒋华详细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在推动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在“提质培优”“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培育”“院校转设升格培育”“教师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学位点建设指导培育”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结合贵州师范学院在贵州省的地域优势和继续教育学院优质办学条件,蒋华希望能促成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与贵州师范学院的全面合作,为下阶段合作开展以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的相关培训在贵州省的落地实施做好铺垫。蒋华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以“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助推教师队伍创新发展、助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使命,聚焦政府工作重点、宏观政策热点、高校发展难点、行业企业发展关键点,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和行业企业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等,开展专业化、定制化培训和精准化咨询服务。
韦丹充分肯定了蒋华的良好建议并详细介绍了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工作情况。她指出,学校党委行政一直积极关心关注并支持继续教育工作的转型创新,能够实现与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充分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学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及培训优势,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及更好地服务区域和地方高校建设,将会使我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极大提升。继续教育学院将尽快形成意见上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期待尽早拉开合作序幕。
杨剑楠向韦丹、蔡晶介绍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产业学院产教共同体建设方面的举措。蔡晶就项目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平台资源建设、项目对接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本次交流洽谈,深化并推动我校与兄弟院校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贵州师范学院在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入了“中泰高等教育联盟”“中印尼产学研联盟”,连续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活动”“华文教育学校校长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音乐舞蹈教育学术研讨会”),强化对口帮扶关系(与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坚持合作培养人才(与东北林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等方面工作为我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附:贵州师范学院简介
贵州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成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获批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2023年作为贵州省试点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3700余名,形成了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一所附属中学——贵州省实验中学。学校有教职工1110人,教师中78人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管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入选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55人次。现有省级人才基地、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教学团队等14个,校外兼职硕博士生导师102人。学校现有省级一流建设学科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院士工作站、“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4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0余项。学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贵州基础教育培养培训了1/3的师资、4/5的名师名校长,向经济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名优秀专业人才。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创青春”等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金奖4项,成绩连续两年并列全国师范类高校第一,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一,贵州省高校第一;在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创新组金奖1项,实现了贵州省该赛事金奖零的突破。